一位天主教的主教,因為他必須固守宗教的事情,應該把經濟的事情擱置在一旁嗎?決不!一個人必須接受如此狹窄的宗教觀,才能夠不明白經濟,或者管理民生必需物資的藝術,徹底地被一個人對人生的看法所決定,而一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取決於宗教。因此,除了按照一個人自己依附(或拒絕依附)賜給他生命的天主,全面的人生觀,宗教(或缺少宗教)如何可以被適當地瞭解呢?
今天如果許多人認為經濟與天主沒有關係,那只是因為他們預先認為祂一則是不存在或者是無關緊要。而且假使有來世,他們認為地獄也是不存在的(「我們全都上天堂」)或不重要(他們開玩笑,「至少我所有的朋友都會在那裡」)。隨著這個前提而來是從昨日的、節約的經濟,改變到現今的、揮金如土的經濟。
過去,不花費多於你所賺取的。儲蓄,而不為了投資,去借貸。不用舉更多的債去還債。今日,花錢是愛國的。假如無論你賺多少只管消費,每個人將會發達。不要儲蓄,因為閒置的錢不會對任何人有好處。務必借錢去做能獲利的投資。而且如果你的債務變糟,借更多的錢來解決。
這種吃喝玩樂的經濟尤其被極具影響力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所理智化,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最終我們大家都會死」。等到一九七零年代尼克森總統(1913-1994)已經在說,「現在我們全是凱恩斯主義者」。而且自從一九七零年代凱因斯主義的興起一路連續到二十一世紀初貸出、借入和花費的狂歡,只是因為人們拋棄了開支不超過收入,避免債務的舊有常識─「除了彼此相愛外,你們不可再欠人什麼」,天主的聖言說(羅13:8),「債主奴役債戶」(箴22:7)。
現在全世界讓自己成為金融家的奴隸,狂歡正在崩盤,而且崩盤決然尚未結束。失業遠比政客能承認的更加嚴重,但是他們仍然靠允諾提供人民工作和免費的午餐來爭取選票。政客鼓勵了這些他們得以取得權利不切實際的期望,然而他們將無法兌現那些承諾。人民即將起來反抗,在憤怒地,起來反抗。政客必將在國外開戰來轉移人民在國內紛擾上的注意力...戰爭即將來臨,緊接著的是,如果天主允許,放高利貸者的世界政府。這全是因為人們認為天主與生活無關,生活與天主無關。
但是請看達尼爾5:5-6和24-28!吾主天主有我們的數(「默乃」),我們在祂的天秤上被衡量了,但是不夠分量(「特刻耳」),我們的樂土終結了(「培勒斯」)。我們仍然得忍耐著做我們不樂意做的事。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4期:教宗的錯誤(二)(2010年2月6日)
剛剛以英譯版發表的(見 truerestoration.blogspot.com)是聖庇護十世會的蒂西耶主教(Bp. Tissier de Mallerais)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教理上所作的100頁重要的法語論文:「理性危及信仰」。標題說明一切。蒂西耶主教論文的主題是,本篤十六世允許人的推理摻雜在天主教的信仰中。讓我解述主教結論中抓住事情要點的一個段落:
「本篤十六世經常地呼籲『連續性的解經學』,意味著一個對梵二的和天主教傳統的詮釋顯示在二者之間沒有中斷但有連續性。在研究教宗的教導之後,我現在了解此解經學遠超過我原來所想像的。它意味著不僅是信仰和理性的新解讀,並且是兩者的新生,以及其普遍的應用。首先,每一方將淨化另一方:理性將阻止信仰滑向不寬容,而信仰將醫治理性盲目的獨立。其次,每一方將使另一方再生:理性將以啟蒙思想的自由價值充實信仰,而信仰,為現代適合地重新表達,將從理性贏取發言的機會。而這個過程必須全面應用於所有的宗教和所有推理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價值的系統被強加給每個人,這些維持世界運作的價值將被強化。」
在這裡首先注意, 蒂西耶主教自己承認,他原來如何低估教宗眼光的寬度和深度。遵循傳統的天主教徒知道大公會議對信仰和現代性的調和(尤其是以上我在下面劃了線的句子)是錯誤的,而且正在摧毀教會,但是他們必須認知它無論多麼被誤導,是被聰明地想出,而且被篤定地堅持。本篤十六世深刻相信舊的信仰方式和新的思想方式,而且他自信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在它們之間任何明顯的問題,所有的人可以團結在一起。這個「解決方案」推動他身為教宗的施政。
哎呀,我不能藉由說「四是多或少於四個半」以及「五是多或少於四個半」而使2+2=4與2+2=5一致,因為四個蘋果將頑固地仍然是四個,而五個柳橙將堅持還是五個。因此真正的信仰可能容忍犯錯的人,但是它不能容忍錯誤,而現代的理性或許想看清,但是只要它是現代的它堅持拿出它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思想的眼睛(康德)。蒂西耶主教處處表明,天主所啟示永恒的信仰,不能與被人捏造,設計來排斥天主或至少祂對人的要求的現代理論(宗教的自由)妥協。
謝謝你,主教閣下! 因為,無論教宗在「我們現世的和平」上的前景可能是多麼吸引人,不是吸引力而是在愛德中的真理能讓我們進天堂。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本篤十六世經常地呼籲『連續性的解經學』,意味著一個對梵二的和天主教傳統的詮釋顯示在二者之間沒有中斷但有連續性。在研究教宗的教導之後,我現在了解此解經學遠超過我原來所想像的。它意味著不僅是信仰和理性的新解讀,並且是兩者的新生,以及其普遍的應用。首先,每一方將淨化另一方:理性將阻止信仰滑向不寬容,而信仰將醫治理性盲目的獨立。其次,每一方將使另一方再生:理性將以啟蒙思想的自由價值充實信仰,而信仰,為現代適合地重新表達,將從理性贏取發言的機會。而這個過程必須全面應用於所有的宗教和所有推理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價值的系統被強加給每個人,這些維持世界運作的價值將被強化。」
在這裡首先注意, 蒂西耶主教自己承認,他原來如何低估教宗眼光的寬度和深度。遵循傳統的天主教徒知道大公會議對信仰和現代性的調和(尤其是以上我在下面劃了線的句子)是錯誤的,而且正在摧毀教會,但是他們必須認知它無論多麼被誤導,是被聰明地想出,而且被篤定地堅持。本篤十六世深刻相信舊的信仰方式和新的思想方式,而且他自信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在它們之間任何明顯的問題,所有的人可以團結在一起。這個「解決方案」推動他身為教宗的施政。
哎呀,我不能藉由說「四是多或少於四個半」以及「五是多或少於四個半」而使2+2=4與2+2=5一致,因為四個蘋果將頑固地仍然是四個,而五個柳橙將堅持還是五個。因此真正的信仰可能容忍犯錯的人,但是它不能容忍錯誤,而現代的理性或許想看清,但是只要它是現代的它堅持拿出它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思想的眼睛(康德)。蒂西耶主教處處表明,天主所啟示永恒的信仰,不能與被人捏造,設計來排斥天主或至少祂對人的要求的現代理論(宗教的自由)妥協。
謝謝你,主教閣下! 因為,無論教宗在「我們現世的和平」上的前景可能是多麼吸引人,不是吸引力而是在愛德中的真理能讓我們進天堂。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