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同一所女校兩位教書的修女最近給我寫信,一位受挫而有懼色,另一位懷有希望。無疑受挫的修女也是懷有希望的,而懷有希望的修女也受挫,因為天主教徒必須閉上他們的眼睛才不會被我們大家不知不覺中所面臨的柔性的背教嚇倒,而在同時他們必定失去他們的信德,如果他們失去與信德一起的望德。
受挫的修女寫道,「這個世界緊緊地控制著我們的女孩子。」她出國三年,當回國時她發現,「我們的女孩子在心態上有顯著的改變。我們努力掙扎去維護原則和道德。」請注意,這所學校受到周圍保持傳統的天主教父母的支持,它註冊的人數持續增加,很多父母付出重大的犧牲來確保他們的女兒在那裡受教育。然而在這所學校內有一位修女告訴我們,一個「心態」的問題正在醞釀之中。
這是因為我們整個西方社會在背棄天主,因為人,如亞里斯多德所說,是群居的而不只是獨居或者是家庭的動物。因此一個男孩或女孩可以有好的父母,一個好的家庭,甚至一所好的學校,但是如果在家庭和學校之外的社會不認同其內為之努力的天主教的價值觀,那麼男孩和女孩,尤其是從青春期開始,將覺察社會的反天主教的衝刺,並且多少會遭受強烈的壓力去「同流合污」。今天那種壓力強烈到嚇倒這位好修女的程度,因為當今任何真正的教育家會有好像站在海岸邊試圖阻擋潮水進犯的感覺。但是至少修女睜開她的雙眼而沒有欺騙自己女孩們的學校教育解決了她們所有的問題,而父母可能會異想天開。
但是,無疑她也和滿懷希望的修女有共同相對的樂觀,她寫信告訴我當女孩們在學校表演舞台劇時,來自世界的觀眾「很吃驚,因為女孩們可以記住一句接著一句的臺詞,而在觀眾中其他的學童在聆聽和觀看,而不是在玩她們的行動電話。」她繼續寫,「當你聽到那樣的評論時,你意識到我們總算有所成就,你可以為它而心懷感激。」
簡而言之,如聖女貞德所說,我們的責任是挑戰而勝利要仰賴天主。天主上智的安排發給我們大家某一手我們可能不總是喜歡的牌,但是全看我們儘可能去打好它。我也被提醒依夫林·沃對一個女人抱怨他很卑鄙,雖然他是一位天主教徒的無畏的答案。「夫人」,他回答,「你多少不知道我會是多麼更卑鄙如果我不是天主教徒。沒有超自然的助佑我幾乎會不是個人。」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