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50期:佈陣以待的男孩們(2010年5月29日)

《矜憐我等 評論》第146期講述教書的修女在今天的女孩子身上所面臨的困難。《矜憐我等 評論》第147期追溯這個問題回到家庭。現在你們當中有些人問,男孩子又是如何呢?天主教徒知道,為了要拯救他們永生的靈魂,男孩女孩是相同的,所以首先,為了要上天堂二者必須同樣地作好準備。但是相像之處僅止於此。天主為男人和女人在這一生中指定相當了不同的角色,這是為什麼教會總是譴責男女合校。那麼男孩子特別地需要什麼呢?

如同女人被賦予照顧家庭和小孩的心,男人也被賦予去領導他們的理性和自從有原罪開始,為供給他們而「汗流滿面」(創世紀3:19)。因此當一個女孩的成長必須以在家裡照顧丈夫和小孩為中心,一個男孩的成長應該訓練他去(一)工作和(二)在家庭外的責任,這通常將意味著,在大而險惡的世界中。在那裡他將需要有(三)判斷力,(四)自律和(五)剛毅的男子氣概。我們已經有一個相當完備的計畫!

在這個計畫中,父親給一個男孩的榜樣極其重要!今天的父母,你自己必定是20到30年以前成長,無疑在一九六零年代的革命之後。你們大家明白那意味著什麼?要謙遜地認清你自己在學校或家庭中所接受的養成教育,極有可能沒有好好地準備你養育孩子去善度能上天堂的生活。父親們,開始改正你自己的懶惰、不負責任、糊塗、放任和怯懦,那麼你將會為你的兒子全力盡好做父親的責任!

在大自然戶外的工作是最好的。讓男孩揮斧頭,砍樹,蒔花種菜,騎馬,搭建棚舍。運動充其量是男人的休閒活動,但僅止於休閒。家庭真正的需要最能教導責任,同時也藉著一個男孩從遭受他自己錯誤的後果,而非被保護避免遭受它們來教導他。藉著被鼓勵使用他的頭腦,透過在家庭餐桌上的討論,和他父親的陪伴和指示,對父親他自然地英雄崇拜和跟從但是父親必須,尤其在青春期花時間聆聽他的兒子和輔導他,他將學習判斷力。藉著早起,堅持履行他的日常工作,早上床睡覺,不約會直到大概要尋找對象結婚,他將學習自律。他給不會和他結婚的女孩越少,他將會有更多的去給會和他結婚的女孩。剛毅的男子氣概將是遵循如此計畫的報償。

最後,家長們,注意電子產品通常如何使一個男孩變得(一)怠惰,(二)不負責任,(三)糊塗,(四)軟弱和(五)受挫折。

驅逐家用電子產品的符咒,如果你的兒子不要下地獄!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9期:恢復父權(2010年5月22日)

責怪今日的父母不知道如何養育他們的孩子是容易的。幫助他們全體希望被幫助來明白他們疏遠的孩子的問題來自何處將是更有用的。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像天主一樣大,因為它源自於現代世界的概括拒絕和否定天主。

人類的家庭是一個小的社會,基本上由父親、母親和小孩組成。常識告訴我們每個人類的社會需要一個領導者才能運作。如果沒有首領來指示或命令,社會失去其方向而瓦解。一支足球隊需要一位隊長,一家公司需要一位執行長,一個國家需要一位國王或總統,一個城市需要一位市長,一個消防隊需要一位隊長,一支軍隊需要一位將軍,一所大學需要一位校長,一個法庭需要一位法官,等等,等等。

最重要的是,一個家庭需要一位父親,因為人的家庭不僅僅是一個人類的社會,它在人類的社會之中是最基本和自然的,事實上它是所有其他社會的基本典範。這是因為沒有在其他的社會中將其成員連結在一起的親和力可以像連繫丈夫與妻子和父母與小孩的親和力一樣深切或自然。而且也沒有在其他社會中的首領必須如此明確地命令並照顧成員。如果一個父親只發號施令而沒有關心照顧,家庭受他的嚴苛刻之苦。如果他只照顧而不命令─今天更常發生的例子─家庭受他的軟弱之苦。因此家庭父權是所有人類權威的模範。那就是為什麼在十戒中(比較《矜憐我等 評論》第145期)孝敬父母的第四戒居掌管人類社會中關係的七條戒命之首。

家庭父權,例如所有父權或權柄,出自於天主父。聖保祿說,「我在天父面前屈膝─上天下地的一切家族都是由他而得名」(厄3:14,15)。換句話說,天主的聖言說,在人類家庭中所有的父權,在任何人類社會中所有的領導權,其本質皆源自於天主父的父權,因為「名字」或文字表示事物的本性。那麼可以理解的是任何將天主父排除出去的世界,如我們的世界如今正在做的,父權的名稱和本質將從我們的思想中排除,所有的父權和所有的權柄將從我們的生命架空。

家庭裡的父親們,帶領你們的家庭歸向天主!讓你自己臣服於祂,你的妻子和兒女將更容易使自己臣服於你。聖保祿說:「男人的頭是基督,而女人的頭是男人,基督的頭卻是天主」(格前11:3)。給妻子和小孩一個像男人虔誠的榜樣,是自然的也是「超自然的」,至於我們瘋狂的世界,無論它能搞出什麼名堂,你們至少將為天主託付給你們的家庭盡了全力。

如果天主允許的話,有關男孩的細節將在下一期的「矜憐我等 評論」中陳述。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8期:不眠的教宗(2010年5月15日)

大公會議的羅馬對於天主教傳統運動到底是關於什麼的根本的誤解,上週三當卡斯帕樞機主教(Cdl. Kasper),梵蒂岡與其他基督教會和與猶太教關係部門的領導人,在巴黎開記者招待會時再度被舉證。讓我從路透社的報導盡可能忠實地引用樞機主教想法,概括於五項主張,然後加以評論。

一 、目前在羅馬每兩個月舉行一次,羅馬的四位神學家和聖庇護十世會的一位主教三位神父之間教義上的討論,被證明並不容易。二 、主要的問題是對於傳統的概念。樞機主教問:「我們想要活著的傳統抑或石化的傳統?」。三 、他說,他贊成與SSPX的對話,但是它必須在羅馬的條件而不是在SSPX的條件之下。四、如果要想達成一項協議,SSPX將必須做出讓步,並且將必須接受大公會議的改革。五、沒有達成協議SSPX將沒有正式的資格,其神父將不會被認可為天主教的神父,他們也不會被允許行使他們的聖職。

一 、要使2+2=4(傳統和SSPX)與2+2=4或5(梵二和大公會議的羅馬)一致當然不容易。在我們面前的是對算術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以及對天主教的真理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

二 、2+2=4是真理,不會變而且不能變,因此是「傳統的」。2+2=4或5是一種全新的算術,即使是「活著的」如一個人所喜歡,但是全然不真實,也因此完全不傳統。

三 、如果一個人在討論真正的算術,那將是在真正算術的條件之下而不是在討論任何一方的條件之下,即使其中一方在那些條件上表態。

四、誰想要,或需要,在2+2=4或5(梵二)上達成一項協議?只有不再在意真正的算術的幻想商人才會!

五、如果「正式的資格,被可為神父」和「被允許行使聖職」取決於接受2+2可以是4或5,那麼所有的這種「資格」、「認可」和「許可」正在被以犧牲真理為代價來收買。但是如果我出賣真理,我如何還能有什麼真理去傳播?而且如果我不再能夠講述真理,我會是什麼樣的神父,又有什麼樣的聖職?

總而言之,不僅僅在「傳統」上但是恰恰在真理的本質上那這些在羅馬的人和SSPX分道揚鑣。試圖改變事實,這些羅馬人喪失了真理,至少客觀上來說,實際上他們正在謀殺它,如同馬克白「已經殺害了睡眠」(第二幕第二場)。確實在同一篇路透社報導中教宗被引述說過,這SSPX問題「剝奪他的睡眠」。聖父,請相信真理是遠遠超過於SSPX,而SSPX只不過是它渺小短暫的守護者之一。在我們SSPX中的每一位成員願你安好,尤其有良好的睡眠。不是SSPX,但是被殺害的真理,在使您徹夜難眠。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7期:佈陣以待的父母(2010年5月8日)

上週的「矜憐我等評論」中修女的話留在我的心裡:「這個世界緊緊地控制著我們的女孩子。」僅僅過了三年「她們在心態上有顯著的改變。我們努力掙扎去維護原則和道德。」相反地,現在這個世界一點也不會放鬆它對女孩們的壓力。那末不是我們天主教的信仰停止了「我們對世界的勝利」(若一5:4),就是修女的話可能是亮紅燈要警告大家我們的信德必須活潑起來,或是天主教的傳統可能需要再次被細查?

假使在家庭和學校之間,如果學校負責一個孩子成長的約七分之二,家庭最少負責七分之五。這就是為什麼,如上週在此提出,父母認為要是他們將他們的孩子託付給了一所好的學校他們的職責便完成了,是一個嚴重的錯誤。孩子成長的主要責任總是屬於家庭。修女肯定不會向家庭推卸是她自己的責任,但是另一方面在天主的仁慈之外她主要的希望必定是良好的家庭。

今天沒有講理的人可以不同情做父母的。比方說,父親容易因為通勤、不令人滿意的工作、和一個反天主教的工作場所而不平。而母親容易因為天主可以送來的接連誕生的孩子如果她和她的丈夫服從天主教婚禮的法律,在家裡教育他們如果外面的學校太腐敗,在外面以及家裡工作如果一所在外面不腐敗的學校是昂貴的,受人輕蔑如果她待在家裡而筋疲力竭。在任何如此最糟的情況之下,天主沒有期望我們中任何人去做不可能的事。但是祂期望我們背我們的十字架,並做可能做到的。

父親們,你的行為舉止像有男子氣概 – 而不是暴君! – 的家長嗎?你把家庭看的比金錢重要,還是把金錢看的比家庭重要?你有給你的女兒愛和支持她們母親的榜樣嗎?你傾聽她說話嗎?你有為了你自己享樂而鼓勵她如此穿著或舉止而只能給你的女兒做壞榜樣嗎?她們更將做她所做而不是她所說的。你有花時間跟你的女兒在一起嗎?你有給她們特別需要來自父親有智慧的關注和照顧嗎?母親們,只有一個問題:你有給你的女兒尊敬和服從她們父親的榜樣嗎(即使他可能不總是值得被尊敬和服從),還是你在她們前面用你的舌頭使他變得渺小?你們兩位給她們立了一個尊敬神父的榜樣嗎?

對父親和母親們最後一個問題:你們是否有聽過那些大約梵二時期的孩子的天主教父母,在他們的兒女成長時怠忽職守,醒悟時已經太遲,而現在只能為他們生活在信仰之外,並準備死於信仰之外的兒女掉眼淚?把電視機扔掉!同道的神父和修女們,讓我們不要害怕使自己會變得不受歡迎!並且讓我們大家小心我們天主教的傳統不要變得太過安逸,以致為我們自己的益處吾主天主必須讓我們經歷梵二再次的重演!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6期:佈陣以待的修女(2010年5月1日)

來自同一所女校兩位教書的修女最近給我寫信,一位受挫而有懼色,另一位懷有希望。無疑受挫的修女也是懷有希望的,而懷有希望的修女也受挫,因為天主教徒必須閉上他們的眼睛才不會被我們大家不知不覺中所面臨的柔性的背教嚇倒,而在同時他們必定失去他們的信德,如果他們失去與信德一起的望德。

受挫的修女寫道,「這個世界緊緊地控制著我們的女孩子。」她出國三年,當回國時她發現,「我們的女孩子在心態上有顯著的改變。我們努力掙扎去維護原則和道德。」請注意,這所學校受到周圍保持傳統的天主教父母的支持,它註冊的人數持續增加,很多父母付出重大的犧牲來確保他們的女兒在那裡受教育。然而在這所學校內有一位修女告訴我們,一個「心態」的問題正在醞釀之中。

這是因為我們整個西方社會在背棄天主,因為人,如亞里斯多德所說,是群居的而不只是獨居或者是家庭的動物。因此一個男孩或女孩可以有好的父母,一個好的家庭,甚至一所好的學校,但是如果在家庭和學校之外的社會不認同其內為之努力的天主教的價值觀,那麼男孩和女孩,尤其是從青春期開始,將覺察社會的反天主教的衝刺,並且多少會遭受強烈的壓力去「同流合污」。今天那種壓力強烈到嚇倒這位好修女的程度,因為當今任何真正的教育家會有好像站在海岸邊試圖阻擋潮水進犯的感覺。但是至少修女睜開她的雙眼而沒有欺騙自己女孩們的學校教育解決了她們所有的問題,而父母可能會異想天開。

但是,無疑她也和滿懷希望的修女有共同相對的樂觀,她寫信告訴我當女孩們在學校表演舞台劇時,來自世界的觀眾「很吃驚,因為女孩們可以記住一句接著一句的臺詞,而在觀眾中其他的學童在聆聽和觀看,而不是在玩她們的行動電話。」她繼續寫,「當你聽到那樣的評論時,你意識到我們總算有所成就,你可以為它而心懷感激。」

簡而言之,如聖女貞德所說,我們的責任是挑戰而勝利要仰賴天主。天主上智的安排發給我們大家某一手我們可能不總是喜歡的牌,但是全看我們儘可能去打好它。我也被提醒依夫林·沃對一個女人抱怨他很卑鄙,雖然他是一位天主教徒的無畏的答案。「夫人」,他回答,「你多少不知道我會是多麼更卑鄙如果我不是天主教徒。沒有超自然的助佑我幾乎會不是個人。」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5期:道德的框架(2010年4月24日)

藉由它們的簡要和神授,天主的十戒(申5:6-21)醒目地陳述每個人根據他的自然良知所熟悉的自然道德律,他若否認或違抗將招致危險。上週的「矜憐我等評論」主張,這法律使診斷現代藝術的通病變得容易。其實它診斷許多不同的現代問題,但是這個星期讓我們看十戒的結構,如聖多瑪斯·阿奎那在他的《神學大全》(Summa Theologiae)中,第二集,第一部,第100題,第6和7條所分析。

法律是一個群體的領袖給它定的秩序。自然道德律是天主給人類社群與祂自己,祂自己與人類一的秩序。這個群體中天主自己是中心和主要的目的,所以第一塊「法律的石版」列出人類對天主的義務(第一戒:不許有偶像,第二戒:毋妄呼天主聖名,第三戒:守瞻禮主日),而第二塊約版(第四至十戒)詳述人們對他人的義務。

頭三條戒命依序代表忠誠,尊敬和侍奉的義務。就像一名士兵在軍隊中,聖多瑪斯說,不忠於他的將軍或叛變比不敬更嚴重,而失禮比未能服務他更糟,所以對天主一個人首先必須沒有其他的神(第一戒),其次不可以任何方式侮辱祂或祂的名字(第二戒),第三給與天主祂所要求的服侍(第三戒)。

至於一個人對他人的義務(第四至十戒),最重要是他和給與他生命的父親和母親的關係。第二塊約版以孝敬父母的責任為首(第四戒)。這項尊敬對全體人類社會而言是如此基本而沒有它社會必定崩潰,如果如同今天我們目睹在我們周圍在「西方文明」上所發生的(稱為「西方瓦解」比較適切)。

聖多瑪斯繼續分析其餘的六戒其重要性的依序遞減。在行為上的傷害到鄰居(第五至七戒)是更甚於只是在言語上(第八戒)而是甚於只是在思想中(第九至十戒)。至於行為上的傷害,加害一鄰人的人身(第五戒,毋殺人)是比傷害他的家庭更嚴重(第六戒,毋行邪淫),再其次嚴重的是純粹損害他的財產(第七戒,毋偷盜)。在言語上有害的行為(第八戒,毋妄證)是比僅僅在思想中的傷害更嚴重,而其中貪戀他人的婚姻或家庭(第九戒,毋願他人妻)是比只有貪戀他人的財產更嚴重(第十戒,毋貪他人財物)。

然而,所有犯十戒的罪是由驕傲所引起─古希臘人稱之為「傲慢」─藉此我起來造反,反抗天主的秩序,反對天主。對希臘人而言,傲慢是人沒落衰敗的關鍵。今天對我們,一種普遍的驕傲是現代世界各種可怕的問題的關鍵。這些問題不靠天主,也就是說自從道成人身,不靠主耶穌基督,無法解決。耶穌聖心,拯救我們!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4月28日 星期三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4期:現代藝術(一)(2010年4月17日)

為什麼現代藝術如此醜陋?它必須這麼醜陋嗎?當今的藝術家不能改變一下,創作出一些美好的作品嗎?再者,為什麼當他們創作不錯的作品,作為藝術它通常是二三流的,傷感的,總是不真實的?這樣重現的問題被像上週所思考的,朝現代藝術的路走的畫家梵谷提起。如果天主和人的靈魂是真的,這種問題不難回答。如果神性的天主和精神性的靈魂是自我欺騙的人所捏造的,他們沒有合理的答案。

如果天主是無形而且真實的「全能的聖父,一切有形無形天地萬物的創造者」,那麼祂創造人無形的靈魂,在受孕時最密切地將它與有形的肉身結合而成為人,從古到今以至未來每個人都是如此。祂創造有精神上的理性因此自由意志的受造物的目的是祂自己非本質的光榮,將隨著每一個在今世使用那自由意志因為愛及侍奉天主,而在死後受享難以想像極大的榮福的的人,藉著在永生中無窮地光榮天主而愈加彰顯。

那麼一個人如何在今生愛和侍奉天主?透過遵守祂的戒命(若15:10)那為所有有人類的行為構成善與惡的道德框架,一個人可以違抗但是無法逃避的框架。如果他們違抗它,他們將使他們自己與天主、自己和鄰人不和諧,因為天主不是隨意地建立那框架,而是與祂自己的本質和在它內行動被祂限制的人性有完美的調和。

那麼藝術最廣義地可以被定義為材料(如油彩、文字、音符等等)以任何方式的混合,被人特別不辭辛勞地用來與其他人溝通他內在的他思想和心念。因此如果屬於一個靈魂的思想和心念在任何時刻必定與天主為其所有的行為所設定的道德框架處於較高或較低的和諧狀態,肇始自那個靈魂的任何藝術作品必定反映在它內實質的和諧或不和諧。而我們現在能回答我們原先的問題。

現代的藝術是如此醜陋的因為所有現代的靈魂屬於日日更墮入更深背教的一個全球社會,使得這些靈魂中多數的和具有影響力的有意識地或無意識地與天主交戰。沉浸在如此環境中的靈魂,其藝術作品只能反映他們內在與天主、自己和鄰人的不和諧,這是它們為什麼是醜陋的。唯有從他們的靈魂中任何還殘留的真正和諧可以發出任何真正美麗的東西。刻意「美好」的藝術肇始自不和諧而試圖假裝和諧,這是為什麼其結果作為藝術總是會在某種程度上,是虛假或多愁善感的,不正格和二三流的。

另一方面,如果天主以及來自於祂且將回歸於祂的不朽的靈魂,純屬虛構,那麼沒有美麗不該醜陋和醜陋不應美麗的理由。那是現代藝術家的心態,但是一旦我認出他們任何醜陋的人工製品是醜陋的,我會推斷有一個框架,不是他們的,而他們正在違抗它。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3期:梵谷的受歡迎(2010年4月10日)

現代荷蘭藝術家文森•梵谷最近在倫敦的皇家藝術學院,即將結束的展覽,一直有人連續排長龍等候數小時進場。這樣受歡迎應該如何解釋?肯定梵谷是現代的而沒有太過現代,一個讓今天許多渴望懂得一點他們周圍瘋狂世界的人感興趣的組合,但是確實在他之內也有另一個更有吸引力的組合─他是有宗教性的而沒有相信宗教─背教者的宗教!

他在1853年生於荷蘭,是一名誓反教牧師的長子。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幾乎四分之三的歲月他只想獻身宗教服務,因為只有在27歲時他才發現自己成為藝術家傑出的天份和使命。然而,從那時候開始他以宗教般的熱度專注於熟練素描和油畫,為了能在藝術上表達他覺得自己無法在任何宗教的外表形式上所表達的。他說:「在大自然的一切中,例如樹,我看到藝術表現和靈魂。」

他使那靈魂在皇家學院為他們的展覽傳單所挑選的油畫,「聖雷米的醫院」中變得幾乎可觸。多節的樹幹朝上指向深色的樹葉,聚集在下方亮黃色的醫院建築物之上,並且與上方暗藍色的天空相扣。在大自然飛轉的動態當中少數的人物看似無關緊要,畫中卓越的配色愈顯戲劇性,是梵谷典型的風格。同樣的活力在他的名畫「星夜」(不在這次展覽中)中更為醒目,其中風景,柏樹,山岳,星空一起都互相擁抱在一個狂野,韻律,黃和紫色的舞蹈中,好像讓整個宇宙旋轉。

這兩幅畫繪於梵谷及集中多產的最後五年,介於1886年初他遷入巴黎和1890的夏季他在法國去世之間。一個人可能不喜歡現代的藝術,可能不喜歡梵谷,但是沒人可以否認,他這段時期的油畫代表對華茲華斯稱為在環繞我們的自然世界上「某種超越深深混合的事物」,一種深奧獨特和人性的反應。「藝術」還是什麼?只是,雖然在19世紀初「某種混合的事物」給予了這位英國詩人「在平靜中深思回想」的靈感。相反地在那背教的世紀結束之前,這位荷蘭藝術家,遺忘了公開的宗教,找到美麗的事物但是幾乎沒有平安,使他與我們自己又更不安寧的時代這麼更加相投。

哎呀,梵谷為了認知在自然根本的運行而沒有認出它的原動力─天主,付出極大的代價。沒有靜止不動的推動者的運動,沒有和平的君王的猛烈動態,以壓倒淹沒他告終,以致他死於自己造成的槍傷。至聖的天主,求禰垂憐,求禰垂憐,感覺到禰和需要禰,但是不能─或不會─尋找禰,千千萬萬的靈魂。只有禰知道,他們缺少禰的、無神的宗教,是如何地危險!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4月13日 星期二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2期:真理,再見(2010年4月3日)

在美國又有一個真理的聲音有危險被緘默。至少公然地它不是天主教真理的一個聲音,但是今天真理重大的問題並非天主教特有的問題,然而問題如此基本以至於它們對所有人而言不是共同的嗎?因此當像保羅•克雷格•羅伯茲(Paul Craig Roberts)這樣有地位的一位專欄作家和作者,在政界有傑出的資格及曾經在雷根政府擔任助理財政部長,顯然出於氣餒他宣布將把筆擱下,這對我們大家是可悲的一天。

大約十天前他的告別文章正是論及真理普遍的淪喪。其開始的段落值得詳細引述:「過去曾經有過筆比劍更強而有力的時代...那時人們相信真理並且認為真理是一種獨立的力量而不是政府、階級、種族、意識形態、個人或財務權益的輔助者。今天美國人被宣傳統治。他們幾乎無視真理,難得接觸它,沒有能力認清它」(我的強調)。「真理是個不受歡迎的實體。它令人不安。它是個禁忌。那些講它的人冒著被貼上『反美份子』、『反猶太份子』或『陰謀論者』標籤的危險。真理是對政府和對意識形態者的不便。」

他繼續寫道:「今天很多職業其目標曾經是發現真理,現在被大量的金錢收買來隱藏它。」來自很多領域的例子證明「無論一個人往何處看,真理已屈服於金錢。在任何金錢不足以掩埋真理的地方,無知、宣傳和記性不好做完其餘之事。」更進一步的例子確認「智慧與誠實被金錢收買了...美國人,或者他們中的大多數,已經表現被警察國家操縱於股掌之間。」他們被「不為真理服務」的主流媒體洗腦了。「他們(主流媒體)為政府和授權與政府的利益團體服務」。

非常有趣地,羅伯茲主張「當大眾和反戰運動相信政府的9.11陰謀理論美國的命運被決定了。的政府對9.11的解釋與很多證據相矛盾。雖然如此,我們時代這已經將美國推入無限期的侵略性戰爭和一個對內的警察國家決定性的事件,對媒體的調查是一個禁忌的主題。抱怨戰爭和一個警察國家,同時卻接受它們所根據的前提是無意義的」(再次是我的強調)。我只是要加上宗教的角度:當人們接受在其他們整個無神的環境所根據的前提時他們如何可以瞭解天主唯一真正的宗教?二十一世紀初美國許多天主教徒不想聽強調9.11的騙局的講道,但是漠不關心的人如何可以達到真理,接近真天主?失去對現實的愛好的人如何可以保存對靈魂和生後最高的現實任何的愛好?

羅伯茲悲傷地寫下結語:「當筆被箝制而其力量被熄滅時,我在此封筆。」不,親愛的羅伯茲醫生。筆仍舊是,儘管所有的跡象顯示,比劍更強有力,只要它不被擱下。繼續寫,無論為了真理還仍將讀你的文章的人是多麼少,因為這樣的人,如同真理,「是強有力的,並必將獲勝」。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1期:耶肋米亞的政治(2010年3月26日)

正如耶肋米亞是苦難期(Passiontide)舊約的先知,同樣地他也是現代的先知。他是為苦難期的先知明顯來自聖週禮儀,在其中慈母教會重重地靠引用公元前588年耶肋米亞對耶路撒冷被摧毀的「哀歌」,來表達她對吾主受難和死亡的悲傷。以耶肋米亞為我們自己的時代的先知是閔真諦樞機主教(Cdl. Mindszenty)的見解,無疑因為樞機主教看到他自己的世界的罪惡,要求對耶肋米亞抨擊的叫喊甚過於猶大的,同樣地必定會使我們現在罪孽深重的生活方式招致毀滅。

今天在政治和經濟的領域中,一些評論員(在網際網路上可以接觸到)清楚地看見即將來臨的毀滅,但是他們不將它與宗教相連,因為他們或者他們大部分的讀者,從下面開始,不向上思考。相反地,耶肋米亞從上面開始,藉著天主對他動人的召喚(第1章),在上主萬軍的天主的光照下,看到政治、經濟、一切。因此在詳盡地譴責猶大駭人的背信和其冒犯天主的罪惡,和概括宣布猶大的懲罰之後(第2─19章),他特別做出政治上的預言:猶大人(第20章),將與他們的漆德克雅王一起(第21章)被俘虜到巴比倫,而國王約阿哈次,約雅金和約雅津(耶苛尼雅)都將被懲罰(第22章)。

這樣的預言並不使耶肋米亞受到歡迎。耶路撒冷的司祭逮捕他(第26章),一名假先知違抗他(第27章),約雅金王自己試圖摧毀先知所寫下的卷冊(第36章),最後猶大的王子們將他扔進泥濘的蓄水池裡等死,從那兒他只有被一個衣索匹亞人救出(第38章)。耶肋米亞立即冒險回到政治─徒勞敦促漆德克雅王向巴比倫人投降,以免除他極大的苦難。

很明顯,頹廢的耶路撒冷的世俗和宗教當局不喜歡聖人告訴他們的,但是至少他們有足夠的宗教意念去認真對待他。今天教會和政府,不會藐視他為一個「宗教瘋子」而叫他「避開政治」嗎?教會和政府今天沒有同樣地如此把政治與宗教切割,以致他們無視於他們沒有天主的政治多麼深刻地被烙上他們不敬天主的印記?換句話說,人類與他們的天主的關係灌注和左右他們所做的一切,即使那關係在人的那方面是對天主全然的不在乎。

因此如果今年我們中任何人跟著誦詠「黑暗日課」(Tenebrae),讓耶肋米亞為耶路撒冷被摧毀的傷痛為我們喚起慈母不只教會對吾主的受難和聖死的悲痛,以及聖心自己對全世界向罪惡沉淪而將導致其徹底毀滅無限的悲傷,除非我們注意「黑暗日課」悲哀的哭泣:「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歸向上主你的天主」。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40期:男性的苦惱(2010年3月20日)

讓我不為回到我們惡劣的時代遠深的混亂之議題上而道歉:女人公開地駕馭在男人之上。女人─母親─在家務事上應該是家中的女王─沒有什麼事情是更正常的。但是當她公開地成為女王時,男人會有一個嚴重的錯誤:他們沒有給女人向天主的引領或方向,而女人,因為她們的特質,本能地作出反應。

是一個來自遙遠的地方聰明的年輕人提醒我這個問題。他注意到周遭為女人出版的刊物比為男人來得多地多;一直到大學是男女合校制的學校中,女孩,更容易教並且比較用功,時常比男孩得到更高的分數,而男孩一般而言沒有秩序和不專心。我這位年輕朋友問,男女合校是這樣的好主意嗎?

他觀察到男女合校導致女孩在學校裡有更好的成績而成功地成為新「較強的性別」,操縱現在被她們美麗所支配的新「較弱的性別」。在新興的「女性文明」的所有領域中,女人正在接管領導的職位。一間實驗室甚至現在讓她們能夠沒有對她們有意義的男人也能生小孩。男人是失敗。我的年輕朋友以令人痛苦的問題為結語:「做為一個真正的男人的規則是什麼?男子氣慨的意義是什麼?男人力量的應該如何不同於強度的力量?什麼是真正的『女強人』?及男強人?」

我親愛的年輕朋友,你在革命世界中出生,它違抗天主因此試圖推翻天主所創造的自然和萬物的自然秩序。天主基本的設計如下:他以深刻互補的本質創造男人和女人,要他們結婚並因此充滿大地,以充滿天堂。祂給女人高超的感情去做家庭的,生育和照顧孩子。祂給男人高超的理智去做家庭的,帶領全家到天堂。她是為在家庭中的家居生活而設計的。他是為在社會中的公眾生活而設計的。

因此正如在女人和母親有天賦的家庭的事情上應該聽從及注意她,(見箴言第三十一章中天主聖言自己對「真正的女強人」的描寫),在她不是為其創造的公共事務上她通常應該很少被看見或聽見。當今的問題是,無神的和沒有迫力的男人留下的領導真空,女人,好的女人不情願地,幾乎必定流入其中。我親愛年輕的朋友,每天唸天主之母,真正男人成就者的十五端奧蹟神聖玫瑰經。使自己充滿天主,天主,天主,然後你將能給女人她們絕對需要三個L:要被聆聽(to be listened to),要被愛(to be loved),要被引導(to be led)。沒有天主,你將會讓她們任意踐踏你。

我對每天十五端奧蹟是絕對認真的。至少需要這麼多。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3月21日 星期日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9期:七十歲(2010年3月13日)

首先,多謝你們中許多人在本週初以各種方式祝賀我過滿70年的歲月。我可以實在地說自從我在1976年從列斐伏爾總主教(Abp. Lefebvre)領受司祭鐸品,我已經有很多快樂,並且都是源自於天主的快樂。祂正是我必須感謝的。

相反地,前半生的那些歲月也不是不快樂。藉著後見之明的智慧,我能夠明白天主如何一直引導我成為司祭,換句話說,一點也沒有讓我知道祂的計畫!祂是無限地美好,比我們的確能夠想像的更加無限地美好,「祂的仁慈永遠常存」。年輕人,記得這句法國諺語:「如果你想快樂三個小時,喝醉;三個月(有些人說三個星期),結婚;從今以後你一生,做神父。」神父的生活可能勞累,但是如「人神的詩」所說,是光輝和快樂的。

你們中很多人也為了我因公開質疑新世界秩序的一個基本教條而遭致你們視為沉重的十字架,歷時一年的「內部的放逐」,寫了鼓勵或安慰的話。不要擔心!首先,要記得當無論在何處那個新秩序掌控一切(目前幾乎到處都是),對於它的敵人幾乎不留餘地,如果我們覺得那是一種痛苦的狀況,我們必須接受它是源自天主手中的一個公義的懲罰,因為我們已企圖把祂變得像我們一般自由主義的。祂的朋友有嚴格受限的活動空間。

其次請安心,今年對我並不是你們當中有些人所想像的苦難..在聖庇護十世會設在溫布敦的英國總部,過去的一年中我被照顧的太好了,我確實地被SSPX同僚寵愛著。經歷了32年修院教授或院長的苦行生活之後,沒有責任和最小的使命是一個難得的休息機會。此外,以一位老人的身份返回我的祖國的一個方便是我有權利在倫敦免費搭乘大眾運輸,讓我在我的家鄉城市走透透,是我在「缺乏經驗和少不更事的時期」所沒有的。總而言之這次「放逐」,迄今為止其實是法國人所謂「甜蜜的暴力」,或令人愉快的痛苦。

總之它將如天主所願而持續,但不會更長。北半球春天將至。我已經看見幾種鳥兒在我窗外成對飛來飛去。讓第三世界戰爭在天主(而非祂的敵人)所指定時刻來到,然而哈姆雷特正確地解述福音:「一隻麻雀墜落皆有天意...總之要有準備」。就此而論那是對死亡的準備。願天主保佑你們每一位致賀的人,以及你們每一位有意致賀的人。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3月11日 星期四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8期:巴金森症(2010年3月6日)

選擇去注意那種事情的人察覺到威廉遜主教一隻手發抖,因此很多年來一直在流傳他患上帕金森症的謠言。最近這謠言又再度被激烈討論。因體檢被要求,兩週前倫敦一名神經科醫師適時地觀察,在其他症狀之中,二隻手臂的肌肉沒有顯著的差異,而且無論手臂是否活動都發生顫抖,然而帕金森症的症狀是在不活動的時候發抖。他適當地排除帕金森症並宣布這些症狀是屬於良性必要的顫抖。(換句話說一隻發抖的手證明主教有一種發抖的病。啊,醫學診斷的所有言語是何等令人安心!)

但是,別讓任何人對這條新聞感到失望。讓他們從各式各樣的方式中選他們喜歡的來不必對主教認真。其中一些其實來自敵人!─

他是一 名薔薇十字會員(一個有害的秘密社團的成員,被他的主教牧徽,其顯示上面有一朵英格蘭薔薇的十字架,所證實)。

他總是有奇怪的想法(例如,9/11是「內賊所為」)。

他像鈾,很難擁有,但是要丟棄在路旁也很困難(最後那點不錯!)。

他把想法放到他的腦袋裡面,變得對它們固執,然後誇大(例如,他相信他說的)。

他是一名費邊社會主義者(來自英格蘭有害意識形態的左翼份子)。

他是一名藝術家而不是一名學者(那麼,至少「不是一個學者」那項是真的)。

在真實或謬誤的嚴重問題上,他公開地發表「無稽之談」。

他的話講得越少,對聖庇護十世會越好(哎呀,講話是他的專業!)。

他是一名理想主義者(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的追隨者─那麼,用羽毛打倒我!)。

他逐慢變老,馬上就要70歲了(這可是真的!─正好兩天以後)。

他是一個改教不良的英國國教徒(也是真的─他大大地需要改變、皈依)。

他是一顆活手榴彈,只是等待爆發爆炸,但是很難把他扔掉(啊,來罷!─只要多使點力?)。

這一切使我想起18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一生中一個事件。在他所巡視他的王國中一座城鎮一棵樹上高掛著他的漫畫像。當他注意到它時,陪同他隨行的侍從都嚇壞了─國王會如何反應?國王說:「把它降低些,以便每個人都可看見它」。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3月8日 星期一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7期:穆斯林的苦惱(2010年2月27日)

上個月我在倫敦遇見一位穆斯林時,我的無意中發現一個大問題的小例子。他生於法國,住在法國,苦於在他的穆罕默德信徒的祖先和他的歐洲環境之間做一個選擇。對祖傳的根忠誠和對出生地忠誠之間的衝突,他很明顯地感到非常痛苦。某些伊斯蘭教徒可能徹底接受法國價值,很多其他的伊斯蘭教徒可能徹底拒絕它們,但是他沒有辦法做到二者其一。

他的問題當然是遠遠不只是文化、政治、或甚至歷史性的。那是宗教的。伊斯蘭教始於大約1400年前從在中東的天主教基督徒中分離。根深柢固源於認為耶穌無天主性的聶斯多略(Nestorian)異端,它像野火一般傳遍在中東和北非乾涸的基督國度,許多世紀持續佔據西班牙並且短時期入侵法國。一個簡單和充滿暴力的宗教,它試圖用劍來征服整個世界。這來自天主的懲罰,基督徒有一千年只能以武力抵抗它。

然而,既然歐洲基督徒自己幾乎失去所有對於基督或基督國度的信仰,他們正允許─而他們的反基督的政府正積極地鼓勵─穆罕默德的信徒,不使用劍但以移民的方式回到歐洲來,這是這個年輕人的家庭如何能在法國兩三代。在這移民的幕後是什麼?全球主義者要它來幫助瓦解曾經輝煌的基督國家,將它們熔入新世界秩序。自由主義者想要它來宣布他們的人類在種族或宗教的差別是無關緊要的愚論。伊斯蘭教徒要它讓他們能夠接管歐洲。

還儘管歐洲日益腐敗,其古老的榮耀,它歸功於天主教教會的榮耀的痕跡仍然存在。這些痕跡一方面是足夠的要鼓勵在像這這樣的年輕人心中與血源上忠於他的祖先相競爭愛國的忠誠,另一方面能在很多歐洲人中喚醒他們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此的熱愛以致會浴血來保護它,如果它似乎或變得過於被外邦威脅。撒旦無疑在計畫這場流血。天主可能允許它作為懲罰。現在看似越來越可能。

此時這個年輕人應該做什麼呢?在理想的情況下,他將朝問題的癥結著手,也就是耶穌基督是否是三位一體的天主的第二位,或只是一個先知,無論多麼崇高。那麼假如他是聰明的,他會將他所這樣欽佩法國被賦予的與其賦予者,同一位道成人身的天主聯想在一起,如果他然後成為一個真正的天主教徒,不僅僅對自己會他看清如何將他的祖先所有真正美好的與他的出生地所有真正美好的結合起來,而且對其他的人他應該能作出貢獻,以無論多麼有限的方式,來避免逐漸迫近的大屠殺。

祖先傳下的歐洲人應該做什麼來迴避它?返回他們的祖先的信仰及其實踐,單獨有能力在真理、正義、及和平中團結所有的人民和種族。這是他們來自天主古老的責任和使命,去樹立如此的榜樣會將整個的世界引導至主耶穌基督。如果他們繼續不信實,血必定會流。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5期:默乃,特刻耳...(2010年2月13日)

一位天主教的主教,因為他必須固守宗教的事情,應該把經濟的事情擱置在一旁嗎?決不!一個人必須接受如此狹窄的宗教觀,才能夠不明白經濟,或者管理民生必需物資的藝術,徹底地被一個人對人生的看法所決定,而一個人對人生的看法取決於宗教。因此,除了按照一個人自己依附(或拒絕依附)賜給他生命的天主,全面的人生觀,宗教(或缺少宗教)如何可以被適當地瞭解呢?

今天如果許多人認為經濟與天主沒有關係,那只是因為他們預先認為祂一則是不存在或者是無關緊要。而且假使有來世,他們認為地獄也是不存在的(「我們全都上天堂」)或不重要(他們開玩笑,「至少我所有的朋友都會在那裡」)。隨著這個前提而來是從昨日的、節約的經濟,改變到現今的、揮金如土的經濟。

過去,不花費多於你所賺取的。儲蓄,而不為了投資,去借貸。不用舉更多的債去還債。今日,花錢是愛國的。假如無論你賺多少只管消費,每個人將會發達。不要儲蓄,因為閒置的錢不會對任何人有好處。務必借錢去做能獲利的投資。而且如果你的債務變糟,借更多的錢來解決。

這種吃喝玩樂的經濟尤其被極具影響力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所理智化,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最終我們大家都會死」。等到一九七零年代尼克森總統(1913-1994)已經在說,「現在我們全是凱恩斯主義者」。而且自從一九七零年代凱因斯主義的興起一路連續到二十一世紀初貸出、借入和花費的狂歡,只是因為人們拋棄了開支不超過收入,避免債務的舊有常識─「除了彼此相愛外,你們不可再欠人什麼」,天主的聖言說(羅13:8),「債主奴役債戶」(箴22:7)。

現在全世界讓自己成為金融家的奴隸,狂歡正在崩盤,而且崩盤決然尚未結束。失業遠比政客能承認的更加嚴重,但是他們仍然靠允諾提供人民工作和免費的午餐來爭取選票。政客鼓勵了這些他們得以取得權利不切實際的期望,然而他們將無法兌現那些承諾。人民即將起來反抗,在憤怒地,起來反抗。政客必將在國外開戰來轉移人民在國內紛擾上的注意力...戰爭即將來臨,緊接著的是,如果天主允許,放高利貸者的世界政府。這全是因為人們認為天主與生活無關,生活與天主無關。

但是請看達尼爾5:5-6和24-28!吾主天主有我們的數(「默乃」),我們在祂的天秤上被衡量了,但是不夠分量(「特刻耳」),我們的樂土終結了(「培勒斯」)。我們仍然得忍耐著做我們不樂意做的事。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2月17日 星期三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4期:教宗的錯誤(二)(2010年2月6日)

剛剛以英譯版發表的(見 truerestoration.blogspot.com)是聖庇護十世會的蒂西耶主教(Bp. Tissier de Mallerais)在教宗本篤十六世的教理上所作的100頁重要的法語論文:「理性危及信仰」。標題說明一切。蒂西耶主教論文的主題是,本篤十六世允許人的推理摻雜在天主教的信仰中。讓我解述主教結論中抓住事情要點的一個段落:

「本篤十六世經常地呼籲『連續性的解經學』,意味著一個對梵二的和天主教傳統的詮釋顯示在二者之間沒有中斷但有連續性。在研究教宗的教導之後,我現在了解此解經學遠超過我原來所想像的。它意味著不僅是信仰和理性的新解讀,並且是兩者的新生,以及其普遍的應用。首先,每一方將淨化另一方:理性將阻止信仰滑向不寬容,而信仰將醫治理性盲目的獨立。其次,每一方將使另一方再生:理性將以啟蒙思想的自由價值充實信仰,而信仰,為現代適合地重新表達,將從理性贏取發言的機會。而這個過程必須全面應用於所有的宗教和所有推理的方式。沒有任何一個價值的系統被強加給每個人,這些維持世界運作的價值將被強化。」

在這裡首先注意, 蒂西耶主教自己承認,他原來如何低估教宗眼光的寬度和深度。遵循傳統的天主教徒知道大公會議對信仰和現代性的調和(尤其是以上我在下面劃了線的句子)是錯誤的,而且正在摧毀教會,但是他們必須認知它無論多麼被誤導,是被聰明地想出,而且被篤定地堅持。本篤十六世深刻相信舊的信仰方式和新的思想方式,而且他自信按照他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在它們之間任何明顯的問題,所有的人可以團結在一起。這個「解決方案」推動他身為教宗的施政。

哎呀,我不能藉由說「四是多或少於四個半」以及「五是多或少於四個半」而使2+2=4與2+2=5一致,因為四個蘋果將頑固地仍然是四個,而五個柳橙將堅持還是五個。因此真正的信仰可能容忍犯錯的人,但是它不能容忍錯誤,而現代的理性或許想看清,但是只要它是現代的它堅持拿出它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思想的眼睛(康德)。蒂西耶主教處處表明,天主所啟示永恒的信仰,不能與被人捏造,設計來排斥天主或至少祂對人的要求的現代理論(宗教的自由)妥協。

謝謝你,主教閣下! 因為,無論教宗在「我們現世的和平」上的前景可能是多麼吸引人,不是吸引力而是在愛德中的真理能讓我們進天堂。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1月30日 星期六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3期:教宗的錯誤(一)(2010年1月30日)

兩星期前在梵二的羅馬和聖庇護十世會(SSPX)之間的關係上的講話,教宗本篤十六世再次顯示(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的錯誤是多麼微妙卻又有力。1月15日他對羅馬信理部(以前稱為聖部)的一個全體會議發表演說。他的十二段演說的前三段需要全部被引用,但是一個摘要,盡可能忠於全文,也應足夠了。

一、你們的聖會分享教宗為確保教會合一而捍衛天主教的教義的特別職責。那合一取決於在信仰中的合一,對它教宗是最重要的守護者。要使信仰中的兄弟堅定以及團結他們是他的主要工作。二、你們的訓導權,如教宗的,有關對於信仰的服從,以致在唯一的牧者下會有個合一的羊群。三、教會必須一直使所有的基督徒一同為信仰作證,「在這種精神中我將一種特別的信賴託付給你們去克服任何阻礙SSPX與教會達到完全共融仍舊存在的教義上的問題。」

這裡的問題遠遠超過SSPX是否「與教會完全共融」。問題是在於合一和信仰之間的整個關係。實際上,天主教的合一基本上仰賴天主教的信仰。一個天主教的教友首先被他所相信的定義,那末任何沒有天主教信仰的地方不會有天主教的教友去合一,而任何有那信仰的地方必有天主教合一必要的基礎。現在教宗說(一)「事實上合一主要是在信仰中的合一」,但是通常(一、二、三)他將合一和信仰連結在一起好像它們有同等的地位,幾乎好像它們是相互依賴的,然而真正的合一完全依賴真正的信仰。除此之外他如何能夠得到他在(三)中的結論,以上引用全文,在其中他給與這個印象指示他的聖會為了羅馬與SSPX的合一去克服教義上的問題?

但是基督的代表的責任不是不惜任何代價去聯合羅馬和SSPX,換句話說,而是要在基督賜給我們的天主教信仰中結合他們。因此如果在羅馬和SSPX之間有一個教義上的差異(確實有,而且是相當大的!),那末他主要的問題是二者之間誰有天主教的信仰,以及誰沒有。然後他必須團結整個教會於那有信仰的一方,即使那恰巧是卑微渺小的SSPX!「渺小」,或微小,因為除了藉著它的信仰它是微不足道的!

哎呀,本篤十六是(梵二)大公會議的勝過他是天主教的。但是大公會議,選擇人優先於天主,以人類合一的名義,持續地動搖天主所啟示的教義,或信仰。那就是為什麼除非奇蹟出現,本篤十六無法理解SSPX教義的立場的重要性。但是有多少天主教教友不會很容易被他從很多真理(在一、二中)轉變到其毀滅(在三中)的能說善道所欺瞞?很少!這個錯誤如它有力一般也巧妙地被構想和表達!我們必須為奇蹟祈禱。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2期:明智的經濟(2010年1月23日)

當太多有權力的人在「經濟學家」的受困惑及令人困惑中有既得利益時,偶然見到(在網站jsmineset.com上)奧地利經濟學校的「七條戒律」的常識很令人快慰。頭兩條,如下所列,是基本的。後五條譴責今天很多國家的政府無疑在政治壓力下,用來嘗試逃避遵循頭兩條戒律的五種方式。在這裡將它們列出,並在每一條附上評論:

一、「你必須賺取所得」。因所有人持續在食物,衣服和住所的需要上花費,每個人、家庭和國家必須總得賺取。他們只能透過生產或提供社區團體的其他成員(或其他國家)那些其他的人願意買的產品或服務來掙取所得。

二、「勿花費多於你所賺取的」。沒有人,家庭或國家可以永遠持續花費多於它所賺取的。否則它必累積債務直到債權人喊停。那時債務終須償還,那是痛苦的,或不償還,那會招致災難的。

三、「沒有國家可以制訂太多的法規」。一個國家必須為公益制訂法規,但是如果它制訂太多的規則而限制公民的生產活動,它將因限制而非促進那活動而損害公益。

四、「沒有國家可以過度征稅」。同樣地國家在生產活動上征過高的稅將阻撓、甚至癱瘓那活動,以致過度的征稅甚至將使一個國家的稅收減少。

五、「沒有國家可以靠開支來走出不景氣」。在不景氣中當一個國家多數的人民都賺和花得更少時,沒有政府可以單靠增加本身的開支來提高人民收入和消費,因為要取得那筆額外的錢來花,它必須借(請看二)或征稅(請看四)或無中生有地印鈔票(請看六)。這三項選擇皆有嚴格的極限。

六、「沒有國家可以靠印鈔票來走出不景氣」。一個政府也不能靠製造額外的錢來花,只是以按下更多電腦鍵或透過印製越來越多的鈔票來解決不景氣,因為除非當貨幣供應的增加時,貨物的生產也有相對的增加,太多的錢競相爭購太少的貨物將抬高物價直到惡性通貨膨脹最終可以完全摧毀那貨幣。

七、「沒有國家可以靠雇人來走出不景氣」。一個政府也不能僅靠雇用失業者擔任不事生產的政府官僚(請看一),或靠支付越來越多的失業救濟金(請看五)來解決失業。

然而假使「民主的」人民如此崇拜錢財以致他們不斷地投票支持被錢財的僕人所收買的政客,如果這些金融家接管他們的政府,除了自己他們可以責怪誰?而且假使對同樣的人的結果將是活生生的悲慘困苦,吾主天主會不在他們犯罪之處懲罰他們嗎?而且他們將會留給了祂任何其他的方式來讓他們瞭解祂給他們生命不是只為了生產,經濟和錢或甚至奧地利學校嗎?或使他們明白這些事物在它們適當之處是必要的,但是在它們之上超越一切有一個永恒的天堂和一個永恒的地獄嗎?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1月28日 星期四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1期:不想要的獨身(2010年1月16日)

上個星期日的聖家節瞻禮可能是一個合適的機會來引述一位讀者的問題,源自於三星期前「矜憐我等 評論」所宣稱,一般而言,一個未婚的男人是一個「零」而一個未婚的女人「比零還小」:要是一個男人或女人可能想要結婚,但是因為某種原因無法或沒有結婚,那又如何?並不是每一個不結婚的人都有宗教的聖召,讀者補充說。

我首先回答說,不自然的寂寞在今天實在是太普遍了。現代的生活,特別是大都市的生活,不僅僅導致應該發生的婚姻不發生,而且造成很多已經發生的婚姻破裂。那是因讚揚化個人主義造成生活在已婚狀態中的不適當的自由主義,所招致的很多懲罰之一。自由主義也讚揚脫離所有束縛的自由,而婚姻的結合如果不是一種束縛便什麼都不是。「因此西方國家出生率的崩潰和曾經普遍信奉天主教的歐洲的自殺。完全是無限地悲哀和極端地嚴重。」

我接著說:「很明顯地,稱所有的男人作「零」是一種有趣的方式去說,首先,我們在天主之前全是渺小的受造物,其次,男人遠不及他們自己所想像的那麼偉大」。(俄國諺語說,沒有女人的男人像一個沒有(環繞它的)籬笆的花園,或像1月間(在俄羅斯)在戶外沒有一頂毛皮帽子的男人!)接下去稱女人為「比零還小」同樣是刺激性的方式去說首先,與今天天主的敵人在到處對她們的輔助性的蔑視相反,女人與男人不同,其次,她們比男人依賴女人更加深切地依賴男人─且看在創世紀3:16中厄娃的處罰:「妳應在你丈夫的權下,也要受他的管轄」。但是「零」和「比零還小」主要不是要激怒人而是要在結合成一個8,來透過圖解顯示婚姻的結合所具有的自然力量。」

啊呀,今天很多神父遇見年輕女性很願意結婚但是很難找到一個讓她們覺得適合做丈夫的年輕人。年輕男性時常似乎是虛擬的洗碗布,被瓦解天主要他們用以領導的意志的自由主義所沖蝕。自由主義無法同樣很輕易地毀滅天主付予女人自然的本能和感情,然而當它發生時,結果會更為可怕。

最後,我引用十字架苦路的第八站,在那裡吾主安慰耶路撒冷哭泣的女人(路23:27-31):有一個懲罰,他警告,將很快降臨到殺神的耶路撒冷,而會令她們羡慕沒有丈夫或家庭的女人。在我們的時代這不是一個不要結婚的理由,但是它對於任何天主尚未給予機會結婚但是想要結婚的人可能是一個安慰,因為在不久的未來將降臨在我們身上的...極大的理由從現在開始比以往更加信賴天主永遠可靠的計劃...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1月25日 星期一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30期:聖詠作者的觀點(2010年1月2日)

另一年開始。它帶來什麼?如果全球正在面臨一個金融和經濟的災難,它肯定尚未完全爆發。它會在2010年爆發嗎?無論如何它將更加接近。當壓力上升,更加重要的是在那壓力中看見天主的手而不只是人的詭計。在此,是150篇聖詠中的一篇,附加對21世紀的評論,來幫助我們用如同一個與天主親近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來看待它們。聖詠第27篇僅有九節:

1 「上主,我在向你呼號;」(而不要向媒體或政府):「我的天主,不要置若罔聞;你若對我沉默不語,我便無異向陰府裡沉淪。」

現今一股強力的柔性暗流在將所有的靈魂拉向地獄永火的深淵。天主可以輕易地幫助我,而且祂期望這樣做,但是我必須向祂和懇求祂的救援。聖詠的作者會懇求─

2 「當我朝著你的聖所向你呼號,高舉我手時,請俯聽我的哀禱!

3 求你不要把我同敗類一起剿絕,不要把我同作惡的人一同消滅:他們與人口談平安,但心中卻十分陰險。」

聖詠的作者不是一名天真軟弱的自由主義者,假裝認為所有的人都是友善和好意的。他知道在許多花言巧語的人之中天主有強大足以安排整個環境邪惡的敵人,例如我們在2010年有的,威脅要把他拖下地獄(第1節)。為了對付他們,聖詠的作者將求助於天主─

4 「願你按他們的作為,照他們行為的邪惡,報復他們;按他們手中的事業,給他們應得的報應,處罰他們!

5 他們不關心上主的工程和他手中所行,但願上主粉碎他們,不要再使他們復興!」

我們不需要擔心天主不會對付祂的(和我們的)敵人,即使在我們的21世紀,當他們可能好像已經獲勝。他們不能欺瞞祂,他們也不能逃避祂。更重要的是,天主肯定會眷顧向祂求助的靈魂─

6 「上主理應享受讚頌,因他聽了我的禱聲。

7 上主是我的力量,我的護佑,我對他全心依賴,必獲扶助;為此我滿心歡喜,讚頌歌舞。」

請注意,聖詠的作者不是一個愚蠢的模仿天使者,假裝他太完美而不能有肉身的私欲─天主眷顧了他,「心靈」和「肉體」。他也不是一位以自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者,如他為天主所有的子民的祈禱所顯示─

8 「上主是自己人民的力量,他是受傅者得救的保障;(意指,自從吾主在十字架上的死亡,受傅天主教聖事的靈魂)。

9 「求你拯救你的人民,祝福你的百姓,求你牧養他們,提攜他們直至永恒。」

今天我們會說,上主,拯救你的天主教教會。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29期:聖誕節的恐懼(2009年12月26日)

如此聖誕節再次來臨和過去了,提醒我們吾主藉著祂的道成人身和降生帶給整個世界,尤其是他的母親,極大的喜樂。她終於安全地把他抱在她的手臂裡像一個母親那樣照顧他,但是她也因為他是她的天主而崇拜他。唉,哪一個對宗教略有所知的人能不悲嘆我們週遭的世界如何享盡歡樂,但是多半忘記天主?

在這方面當今聖誕節的歡樂類似於妙妙貓(Cheshire Cat)的微笑,尤其在資本主義的國家(但是教宗庇護十一世 Pius XI 遠在1931年評論說,資本主義在向世界各地延伸─通諭「四十年」 “Quadragesimo Anno”, 103-104)。「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讀者都會記得當其他的貓消失以後,妙妙貓的微笑如何還掛在它的臉上。實質不在,但是外表猶存,至少一陣子。對聖嬰的信仰一直在被毀滅,尤其因為梵二,但聖誕節的歡樂尚存。這一方面是因為天主是至上地寬大,每年賞賜給人間大量的寵佑來紀念祂聖子的誕生,為此很多人以比他們在一年中任何其他的時間友善一點來回應,但是另一方面也因為歡樂是令人愉快的。這是相當不可靠的。

由於對天主真正的崇拜繼續在消失,連帶有關救世主的來臨對我們永恒的幸福是不可缺少的,任何真正的體會,因此聖誕節的歡樂一直被我們大家知道的商業主義和狂歡作樂所減少。貓的微笑不能常存。即使是最好的NIFs(Nice Internal Feelings美好的內心感覺)沒有對象也不能無期限地存留。倘若耶穌基督不是天主,更不用說他是人類絕無僅有的救主,為什麼要為他的誕生而欣喜?我喜歡我的Nifs,但是如果它們只是基於它們自己,遲早會瓦解,只是留下幻滅後酸腐的感覺。我可能喜歡覺所有的「聖誕節氣氛」,但是如果我只是對我的感覺反應,而不是對它們的基礎反應,我將瀕臨某種情緒上的崩潰。

多愁善感和感情之間是有差異的。吾主充滿感情,當例如他會見納因的寡婦,為她的獨生子被抬向墳墓而心痛(路7:11-15)。但是吾主沒有絲毫多愁善感(我聲明,在「人神的詩」中也沒有),因為感情不為它們的自己的緣故被尋求。他的感情總是直接被一個真實的事物激動,例如寡婦的悲傷,清楚地放在他心裡當他自己正被抬向墳墓時會是他自己的母親將會感受的淒涼。

主觀主義是我們時代的禍患,也就是說:人對客觀的現實視若無睹為了重組它以滿足他自己主觀的喜好。主觀主義是現在荒廢教會的新現代主義的核心精神。而且主觀主義將思想與心中引發感情必需的外在事物切斷,因為它從心裡拿走其感情所有的外在事物。資本主義的聖誕節最終將被多愁善感所終止。或者人回歸真天主,主耶穌基督,以及他誕生真正的重要性,或者他們的一些最好的Nifs,「有聖誕節氣氛的」Nifs 的瓦解,有危險留給「西方文明」所倖存的極小部分另一個自取滅亡酸腐的理由。

主,矜憐我等。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28期:聖誕節的歡呼(2009年12月19日)

這裡是摘錄自12月11日的英國「天主教先鋒報」有關聖誕節的一則好消息:來自美國的一份報告說,現在的經濟蕭條有助於婚姻。這次不景氣從2007年末開始。那年美國的離婚率是每一千位已婚的女性中有17.5。接下來的一年是16.9。在美國人稱為「重挫學校」的課程是昂貴的,但是它們的確給人教訓!

「在美國的婚姻:2009年我們婚姻的現狀」是在維吉尼亞大學的美國價值研究所婚姻和家庭中心和國家婚姻計劃共同發表的報告的標題。計劃領導人布萊恩‧威考克斯(Brian Wilcox)撰寫這篇報告。他說,無數的美國人採取了一個「自家救援策略」,並且「依靠他們自己的婚姻和家庭來平安度過這場風暴」。當我們的最新流行世界倒塌時,舊諺語也重現它們的真諦:「每片烏雲都鑲著銀邊」;「血濃於水」;「沒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另一項被威考克斯引述去證明經濟危機幫助婚姻的證據,就是許多夫婦擺脫信用卡債務的決定。根據聯邦準備理事會報告,美國人在過去一年之間將他們集體的周旋債務減少了九百億美元。威考克斯說,當越來越多的美國人種他們自己的食物,縫製和修補他們自己的衣服,不再經常外出用餐,不景氣振興了「家庭經濟」:「很多夫婦似乎對婚姻可以在艱困時期所能夠提供的經濟和社群的支持,產生新的感念」。

丈夫,表現得像個男人,依靠你妻子的支持。妻子,以男人所沒有你身為女人的天賦而自豪,倚靠你丈夫的力量。沒有女人的男人通常是一個零(是的,零!)。沒有男人的女人通常更差,是一個不完整的零,或是一開口的字母U。然而將U放在0下面支持它,你突然有了8!在聖母顯靈聖牌上,不正是顯示吾主的十字架安置在瑪利亞的M之上?為了承受祂的苦難吾主選擇放棄祂所有的天主性的力量。但是沒有他的母親人性的支持,祂的人性可以單獨成就了我們的救贖嗎?決不!

不是很多經濟學家有任何常識,但是這些少數沒有與現實脫節的經濟學家全都認為這次不景氣還會大大地變得更糟。母親,重新學習家政技術。父親,重新學習種植蔬菜。所有熱愛真理和現實的人,不但加強家庭關係,並且增進鄰居之間的聯繫。這將是一個求生存的問題,相反地,我們的政府和媒體不會有幫助,除非他們重大地改變方向。「我們的救助是仰賴上主的名」,在一年之中的這段時間以一個無力的人類的嬰兒出現。然而這個嬰兒是全能的!

主,矜憐我等。

英國倫敦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27期:平靜混亂(2009年12月12日)

用了三期「矜憐我等評論」來解開為什麼據說利埃納爾樞機主教(Cardinal Lienart)臨終的證詞(矜憐我等評論第121期)無疑地可能是真正的,根據它確實對應到天主教聖事的有效性如何被在梵二之後提出的大公會議聖事的儀式所危害(矜憐我等評論第124,125,126期)。一位友好的評論者認為我太憂慮,而不能為大公會議聖事的有效性辯護。但是我不想誇大它們的有效性如同它們的無效性。

的確沒有熱愛真理通情達理的人想做任何不讓他的思想符合現實的事情,因為真理被定義為「思想和現實的匹配」。如果一個場所是黑的,我要稱它為黑的。如果它白的,我要稱它為白的。如果它是介於其間不同深淺的灰色,我在我心裡不想把那灰色當作比實際上更加灰黑抑或灰白。

既然在現實生活中被施行的任何一件聖事必定是有效或無效是真實的。有效和無效之間沒有層次就如同懷孕和未懷孕之間沒有層次。但是如果我們考慮整體上在整個新教會之中一直被施行的大公會議的聖事,我們只能說,有一些是有效的,有一些是無效的,但是他們都被大公會議儀式要將天主的宗教換為人的宗教的全力衝刺,被放到朝向無效滑動的輸送台上了。那就是為什麼新教會在完全消失的路上,以及為什麼聖庇護十世會絕對不能允許自己被吸收到它之中。

但是例如,在那輸送台上的任何一位神父或神父們滑到哪一個定點,而如此失去教會真正的信念以至於他們不再能想要做教會做的,只有天主知道。很可能要達到那一點需要多於我在矜憐我等評論第125期中所提出的。也許需要更少,如我們的批評者所建議。無論如何,因為只有天主能確實知道,我不必知道。我只需要在我心裡明白的是,大公會議的儀式將天主的聖事放在滑離天主的輸送台上,而且一旦我明瞭它們在幫忙摧毀教會,甚至它們被設計來毀滅教會,我必須避開它們。

同時,至於這位或那位神父,或甚至整個新教會而言,到底下滑了多遠,我將引用聖奧斯定的大原則:「在確定的事情上,合一;在有疑問的事情上,自由;在所有的事情上,仁愛」。並且在有確定性的架構之內,例如在新教會內既不是已經沒什麼是天主教的,也不是一切仍舊是天主教的,我想要給與我的天主教教友同道們,如同我希望他們將給與我同樣評判有疑問的事情的自由。天主之母,為教會取得救援!

主,矜憐我等。

英國倫敦
理查‧威廉遜主教

2010年1月3日 星期日

矜憐我等 評論 第126期:獨特的過失(三)(2009年12月5日)

天主教的聖事若要被有效地施行,施行人必須有「做教會做的」的意向(矜憐我等評論第124期)。那個意向要求他最少有正確的概念教會是什麼和做什麼(矜憐我等評論第125期)。目前為止尚未說明梵二藉著腐化那個概念來破壞那個意向,在教會全部歷史中前所未有以如此的方式被腐壞。

這是因為梵二是至少回溯到十四世紀文藝復興反天主教人文主義的官方化,也就是在天主教教會之內使其成為正式公認的。經歷數個世紀敬拜真天主的天主教神職人員堅決地抵抗了現代世界崇拜人的替代宗教之後,但是當那個世界經過500年只是變得更為異教,神職人員終於在一九六零年代放棄抵抗,協同梵二他們開始追隨現代的世界,而不是引導它。在教會裡向來有俗世的追隨者,但是以前這種追隨從未在普世教會裡被定為官式的!

但是,大公會議的教父不會也無法完全放棄故有宗教,一方面因為他們還相信它,另一方面因為他們必須維持個表面。那就是為什麼大公會議文件具有模稜兩可的特徵,把在天主的地位屬於天主的宗教,與在天主的地位屬於人的宗教相混合。這種模稜兩可意味著保守的天主教徒可以訴諸大公會議的文字堅持梵二沒有排除故有宗教,新潮的天主教徒可以訴諸同樣文字的精神而主張大公會議在促進新的宗教─於此保守派和新潮派都正確!因此在梵二中故有宗教還是存在的,但是它下面被墊了輸送台,從此以後一直在消失中。

類似的模稜兩可也困擾以大公會議的精神改寫的聖事的儀式,在外表尊敬天主的宗教,但是內在接受人的宗教。故有宗教還可以存在因為聖事的形式(為有效性必要的文字)通常不是自動無效的,但是同時這些形式週圍所有的儀式都在滑向新的宗教。因此,施以現代的世界將人放在天主的地位那軟性而強烈的壓力,倘若所有聖事的施行人都有我們在壓力下輕易地選擇容易的方式那可憐的古老人性,那末這些新儀式是量身訂做來在不知不覺中損害最終破壞施行人聖事的意向,隨之聖事的有效性。

天主教徒,避免新儀式的同時,保持真理的平衡。不要說這些儀式是自動無效的,也不要因為它們可能是有效的,而說它們是無害的。即使它們是有效的,它們破壞信仰。至於使用它們的神職人員,不要說他們失去了信仰如果他們使用新儀式,也不要說他們是無害的如果他們使用它們。這些聖事施行人很可能還有信仰,但是,他們冒傷害你的危險如果他們使用被設計來破壞你的信仰的儀式。尋找古禮,和使用它們的神職人員。這樣做你將有助於保護天主的榮耀,祂的真正的宗教,和許多沒有那宗教將失落的靈魂。

主,矜憐我等。

英國倫敦
理查‧威廉遜主教